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申论 – 正文
 
申论技巧点拨:常见问题分析
整理自:京佳公务员 2009-11-10 19:42:19
文章简介
有的考生不能够抓住材料所给出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说明,即文章目的性不是十分明确,甚至有偏离题意的现象。不少考生在论证时,立意角度不新颖,思路不开阔,不会进行发散式思维和阐述,不能揭示事物的实质,因此使得论证没有深度。

 

申论技巧点拨八:常见问题分析

  

 

(一) 偏离题意,立意陈旧

  有的考生不能够抓住材料所给出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说明,即文章目的性不是十分明确,甚至有偏离题意的现象。不少考生在论证时,立意角度不新颖,思路不开阔,不会进行发散式思维和阐述,不能揭示事物的实质,因此使得论证没有深度。

  (二) 标题不准,表述老套

常会看见考生的申论答卷标题不够贴切、具体、鲜明、精练、生动。

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

(1) 标题对论证问题的概括、对中心论点的提炼、对态度倾向的表述与评论内容或思想不一致,词语运用不够恰当,有些标题的意思欠妥,使人产生歧义;

(2) 评论的标题不够具体,空泛乏味,大而无当;

(3) 评论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褒扬什么、针砭什么等,在题目中反映得不够,换句话说,就是有的文章标题的观点、立场、态度不够鲜明;

(4)有的标题不够精练,句式复杂,语言啰唆,难以让人产生阅读的兴趣;

(5)有的标题不够生动,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 思路不清,逻辑混乱

  这个主要是谋篇布局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文章结构不考虑文章的具体内容,不根据立论所要分析的事物或所要论述问题的实际情况、内在逻辑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论题和中心论点来组织安排文章的观点、材料和先后顺序;

  (2) 文章结构布局没有考虑受众的实际状况,没有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认识规律和心理需求安排评论的逻辑思路和前后布局;

  (3) 文章结构布局缺乏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在遵循评论结构总体框架和基本规律的同时,在开头、结尾和层次安排上没有体现自身的个性特征;

  (4) 文章缺乏论述说理的艺术,不注意修辞;

  (5) 文章没有按照要求去做,字数超过了规定;当然也有的文章字数太少,没有把道理讲清楚。

  (四) 偏离材料,断章取义

  在摘引所给材料的某些段落或个别语句时,要注意不可不顾原材料的整体观点和上下文联系,寻找个别与自己论点相一致的言论,孤立地摘引出来。这种断章取义的做法,往往会偏离或歪曲材料的主题或观点,有时甚至会与原材料观点背道而驰。这方面的错误是极为严重的,应该尽力避免。一般来说,完全违背材料的断章取义现象不多,但偏离材料的并不罕见。

 

 

考生语言表达的毛病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语体不合适

所谓语体,是指语言在不同题材的文章中长期形成的体式特征。语体不合适,是指语言不符合申论文体的要求。语体与语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语体要遵循一般语言的语法规则和逻辑规律,采用相同的修辞手段等,但语体在遣词造句的方式方面,在与文章体裁的关系方面,又有着明显的不同。

就申论而言,申论的概括说明部分以说明为主,而且概括的是给定材料所反映出的问题,不是概括给定材料的事实。在申论考试中,有的考生以叙述为主,把事实材料略述一遍这样就很不合适。

申论的第二部分,要求考生就给定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和对策。有的考生没有按照题目所设定的虚拟身份,甚至所讲的内容超出了材料范围,说一些外行话,或说一些与虚拟身份不切合的话语,语体当然不合适、不合体了。

申论考试的第三部分,要求考生就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自拟题目进行论述,实际上就是要求考生写一篇议论文,再具体一些就是要写一篇评论。而有的考生不是写成评论,而是抛开材料,写成了随笔,文不合体。

  (二)词不达意

  语言方面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词不达意。词不达意是指考生对给定材料中所反映出的问题也能理解,甚至能够顺利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在如何将自己的想法变成语言表述出来时,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具体地说,就是考生虽然写了很多话,但是没有击中问题的要害处。

  下面是一位考生的答卷:

  因为此事影响较大,又较为典型,且事实已经发生,H身心受到损害,责成市政府督促环保局处理:印刷总公司承担部分责任,赔偿H夫妇人民币21500元。

总体方案如下:

第一,政府制定关于目前许多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的条例,健全法律规范,以强制执行;

第二,明确政府机构职能,加快进行机构改革的力度,明确划分政府机构职能;

第三,提高办事效率,说办就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

第四,树立改革的长期性的信心,要求宣传部门作好宣传,得到人民的支持和理解;第五,法院内部要提高执法力度;

第六,国有企业自身在布局上进行调整,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这份答卷,语言表达质量较差。起句“因为此事影响较大”模糊不清,指代不明。更严重的问题是,这位考生的“方案”根本没有明确的内容,只是些“口号”和毫无实施办法的空话,这些都是申论考试中必须摒弃的语言。

  一些考生由于其语言驾驭能力比较低,词不达意,影响了申论写作,也影响了自己的前途。要解决这一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要认真地对待学习语言的问题,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多做练习,语言表达能力就会逐步得到提高。

  (三)遣词造句能力差

  遣词造句能力,是语言表达最基本的能力要求,一个人的语言素养如何,语言水平的高低,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从其遣词造句方面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有的考生基本功不扎实,遣词造句能力差,措辞不当,词不达意。比如在申论考试中,有考生“规模”与“规划”不分,尽管只有一字之差,意思却是完全不同。申论试卷中还有“本案即是一例因印刷噪声为诱因,致人脑溢血,要求经济赔偿的典型案例。城市规划,管理问题应得到充分重视和有效解决。”短短一句话,其中“本案即是……案例”,让人不得其解,这是有语病的句子。“城市规划,管理问题应得到充分重视和有效解决”,这句话也缺少主语。类似这样的问题还很多,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因此,考生只有平时多做一些写作练习,才能提高遣词造句能力。

  (四)语言冗长

  语言的冗长啰唆,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语言问题,其实是一个思维问题。语言的冗长啰唆,是由于思维不清晰造成的,一些本来可以用简洁的语言就可以清楚地表达的意思,考生却写了一大堆,翻来覆去地说,结果是越说别人越不明白,甚至是越说别人越糊涂。

  某考生申论答卷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鉴于此案已进入二审程序,故市中级法院应依法予以审理。我国法律中有集体诉讼的制度,故多方利益可以在法定的程序中予以协调(另外法院考虑:此案的审理会对其他案件造成影响,这是必要的,但因为我国不实行判例法,故法院所考虑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

  这里我们就语言问题加以分析:“鉴于此案已进入二审程序,故市中级法院应依法予以审理”一句,可改为“此案已进入二审程序,市中级法院应依法受理”;“故多方利益可以在法定的程序中予以协调”,可改为“多方利益可以在法定的程序中协调照顾”;“此案的审理会对其他案件造成影响,这是必要的,但因为我国不实行判例法,故法院所考虑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可改为“此案的审理会对其他案件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也并不是绝对的”。

  要解决语言的冗长啰唆的问题,除了上面所说的要从思维上解决以外,平时无论是说话还是写作,都要养成不啰唆的习惯。在阅读时,也可以有选择地选取一些作家的作品,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缺乏过渡

  一些考生的卷子,读起来莫名其妙,文理不通。造成文理不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少必要的过渡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比如下面一段文字:

  先从发展经济的目的说起吧,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归根结底,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而人民的生活环境如果是恶劣的,人民的心情不是愉悦的,人民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从何谈起呢?这样的教训世界上曾有过许多。60年代的日本,畸形儿的比例很高,原因就是不注意保护环境,水中含有过量的重金属元素,现在日本好多中老年人还谈“汞”色变。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也是经济转型的时期,完善法律法规,保障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十分重要。

这段文字有三层意思:

一是说明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是20世纪60年代日本不注意环境保护,发生了汞污染;

三是我国现时期完善法律法规,保障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十分重要。问题是这三段意思之间缺乏必要的交代与过渡。比如,我国当前的时代背景与日本60年代是否有相似之处?我们对日本所走的弯路是否要予以高度重视?因为没有作必要的交代与说明,所以使得其意思之间不够连贯,断续跳跃。

  (六)乱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绝不是一个小问题。在申论考试的答卷中,经常出现乱用标点符号或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情况。

  申论考试中的语言问题,当然不止这些,还有如语言生僻拗口,不够平易近人,不够生动形象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了考试成绩。

  

 

 

相关文章
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指导  201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教育减负需加大投入更要打破垄断  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新题型分析
公务员申论热点:如何提高政府执行力  如何把握公务员考试申论材料中社会问题主旨
甲流防控是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试金石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群体性事件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985工程高校名单及重点学科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